搭載RFID標簽的太空快遞已送達中國空間站

 行業動態     |      2022-06-02 09:25
    10日凌晨,我國用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天舟四號貨運飛船送入太空,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大幕開啟。這是我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首次發射,也是空間站貨物運輸系統的第4次遠征。
    天舟四號是我國進入空間站建造階段的首發航天器,裝載了共計200余件(套)貨物,上行物資總重約6000公斤,承擔著為神舟十四號航天員提供物資保障、空間站在軌運營支持和空間科學實驗等任務。
    繼天舟一號至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產品圓滿完成“送貨”任務后,這是“物資大管家”承接的“第四單”。天舟四號的成功發射,離不開各分系統的協同合作。其中貨運保障分系統就是載人航天工程任務中的一個重要分系統。天舟四號裝載了航天員系統、空間站系統、空間應用領域、貨運飛船系統共計200多件(套)貨物,這些物資種類繁多,大小不一,研制進度有快有慢,怎么裝?用什么裝?找好合適的包裝是關鍵。
    “物資大管家”的主營業務之一就是設計和制作標準化、系列化的貨包產品,為品種豐富、形狀各異的物資產品提供防護包裝。通過與貨運飛船艙內結構的適配性貨包裝載設計,將貨運飛船幾十立方米裝載空間利用得淋漓盡致。因而,中國空間站針對如何管貨的問題,建立了完善的物資信息管理體系。
    針對每件物資,有專屬身份登記。每件物資發射上天之前,都會在物資信息管理系統里進行身份登記,包括物資的名稱、保質期、使用方法和圖片等信息。系統會為其生成專屬二維碼標簽,出發前貼在物資表面。針對貨包,系統會生成卡式標簽,插在貨包表面的標簽袋內,卡片上包含了RFID芯片以及二維碼信息。
    物資信息管理系統借助RFID技術實現批量、快速和準確的自動識別,使物資有了可視化的信息數據流。航天員通過手機、手持式RFID讀寫器、平板等設備在掃描物資后,就能實現物資的錄入、取出、位置移動等信息的及時更新,從而實現物資管理的數字化,大幅減少清理物資所耗費的工作量。
    RFID技術接連被國家航天部門使用在物資信息管理系統中,其目的是通過統一構建空間站信息系統來保證航天員生活、工作的通信保障和對艙內艙外狀態的感知能力,提高空間站的管理水平,降低航天員的非必要工作負荷,讓他們能騰出精力取得更多有意義的太空成果。